十八大以来,法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国际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学院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学科和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大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科研成果突出,学术交流广泛,办学实力全面增强。
加强思政教育学习,凝心聚力促发展
法学院党委坚持以点带面,多项措施由学院党委主导制定,本科生党总支、研究生党总支及教职工党支部广泛参与,通过院党委书记上党课、专家辅导报告、在线学习、小组研讨、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开展学习、开展廉政征文大赛、开展廉政主题设计大赛等多重方式深化学习,加强党建。
各党支部及全体党员以“四个一”为载体开展多种学习教育活动。法学院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在全院推广“四个一”的教育管理活动,即每月至少有一次学术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讨论,学术讲座等等;每月至少有一次教学教研教改活动,包括集体备课,集体听课,教学教改讨论等等;每月至少有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包括“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等;每月至少有一次教研室集体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等等。“四个一”活动的开展,使法学院师生在学术上有所交流和提高,更在凝聚人心、增强合力、加强团结上发挥积极作用。
稳步推进综合改革,振兴学院掀新篇
法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实施综合改革的号召,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布局和法学学科的发展实际开展工作,认真制定和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积极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实施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积极扶持学术创新团队,不断增强学院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
法学院在采取具体综改措施的同时,更注重探索办学思路的改革与创新,引入社会资源尤其校友资源参与学院建设,截止目前,已成立有“马克昌法学基金会”、“韩德培法学基金会”、“姚梅镇法学基金会”、“何华辉法学基金会”等4个基金会。基金会在学院教学、科研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根据学校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法学院不断调整教育结构,继续减少学生规模、优化结构。2016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同时完成对法学专业、法语法学专业、德语法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试验班、英语法学试验班等多个本科培养方案的改革。2016年顺利完成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工作持续推进,学院累计获批立项建设的研究生精品课达12门。
法学院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举办英语法学高端涉外法律人才试验班和应用型、复合型高端法律人才试验班。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立足于法学院的长远规划和发展,将法科教育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统一,课程设计遵循基本的学术和人才培养规律,旨在培养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需要的涉外高端法律职业人才和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使学生得以全方位发展,并具备系统、坚实的基础法学理论知识,既可从事学术研究,又可从事涉外法律及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能够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
深化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法学院立足国际化办学理念,与近50所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亚洲地区的著名法学院和港澳台地区法学院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了学者互访、合作研究、交换学生等活动。法学院平均每年至少有3名长期执教的外籍教授,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短期讲学近40余人次;派遣教师出国进修、讲学、研究、访问或考察40余人次;每年选送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100人出国出境学习交流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为适应社会需求,法学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办了2个“3+1”联合培养合作项目,分别为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德语法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试验班学生均能赴法国和德国交流学习一年,毕业生中60%出国继续深造,就业竞争优势明显。
2016年,在第十三届Willem C. Vis (Eas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大赛(简称“Vis (East) Moot”)上,武汉大学代表队力压群雄,从来自世界各国的115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前16强的优异成绩。这项成绩不仅刷新了武汉大学在该项赛事上的最佳纪录,也是中国内地参赛队伍在本届“Vis (East) Moot”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与此同时,国际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成功举办哈萨克斯坦中国法留学生班及商务部援助发展中国家学历学位教育项目“国际法与中国法专业法学硕士学位班”。
抢抓机遇,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抓住国家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支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新机遇,积极响应学校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建设行动的计划,充分发挥法学院现有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全面提高法学院的综合实力、社会贡献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院排名第四名、京外第一名;在2016年的QS排名学院进入国际前150名。2012年学院获批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单位。2014年,人权研究院获批教育部人权教育基地。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中,以环境法研究所为参与主体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和以国际法研究所为支撑主体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先后入选,武大法学院成为目前国内政法院校中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的单位。十三五期间,国际法研究所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是全国高校法律专业唯一入选国家高端智库的单位。
在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武汉大学法学学科顺利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为教育部认定的5家世界一流法学学科建设单位中唯一一家京外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