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传真  /  正文

基层传真

剑指世界一流本科教育

更新时间 : 2017-10-08    来源:     点击次数: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武大获集体奖,三支参赛队全部获金奖;用数学模型分析太空垃圾处理,一举捧回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Forward团队获英特尔全球挑战赛冠军,是中国继清华大学之后的第二个冠军得主……

这些“大神”团队是如何炼成的?答案是:一所探求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一批专业的指导老师、一群优秀学子的共同努力。

回首以往,武大作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创造活力的大学之一,在中国首创分科教育,率先实行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转专业制、弹性学制、双学位制等,推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刚刚过去的2015年,武大深入开展了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的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坚持以“创造、创新、创业”为核心,培养具有坚定民族精神和开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国家脊梁和领袖人才。

首重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和专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轮子’,应当同时转,而不能偏废。高校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把专业学习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贯注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武大党委书记韩进说。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武大深谙这一道理,各部门和学院(系)站在立德树人这个共同高度上,思考和实践德育与教学的关系。

周恩来故居、校史馆、万林艺术博物馆、动物标本馆、南极科学馆……近年来,武大秉承“用珍贵的历史文化,陶铸真诚的民族情感”理念,着力打造一系列包括历史、自然和艺术在内的博物馆群落,构筑文化育人的高端平台。

“荧荧红烛、巍巍师魂。身立杏坛、首修人品……”短短26句104字的《师德铭》,阐释师德师魂,是武大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职业操守,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考前突击复习到认真听每节课,从“一本教材传三届”到主动借阅《资本论》等经典原著……武大于2015年启动思政课改革,初建起“内容与形式统一、理论与实际结合、老师与学生互动、考试与考核互补”的新型课堂形式,切实提高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们说,思政课变得有“听头”了。

创新培养模式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重头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校长李晓红介绍,从机构重组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动作。

2013年成立本科生院,合并了此前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以及招生就业工作处的招生职能等,将本科招生、教学、德育等职责融为一体。“这只是第一步,关键是人才理念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质创新。”李晓红说。

从“校园歌手”到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博士Offer,完成这个跨越,数理经济和数理金融弘毅班的本科生王子伟用了2年。

“弘毅学堂”是武大对“钱学森之问”的应答。它是精英人才培养特区,下设7个弘毅班。这里的毕业生超过95%进入名校深造,大部分同学有国内外期刊论文发表经历,做得了“学霸狗”也玩得转“二次元”。

建立首席教授责任制,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有机衔接,建立“本硕”和“本硕博”贯通培养制度及多元化培养模式;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构建国际(国外及境外)联合培养新模式……进入“十三五”,武大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之幕已开启。

狠抓教学质量

校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课,是武大形成于2001年的一项传统,经过15年的演进革新,形式更加多样、程序更加规范、效果更加凸显,已形成严格的干部教师听课制度,也成为该校狠抓本科教学质量的举措之一。

要求所有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是狠抓本科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拳”。宁津生院士的83岁生日,就在大一学生的课堂上度过。这门由宁津生、刘经南、陈俊勇、李德仁、张祖勋、龚健雅、李建成7位院士和几位知名教授共同讲授的《测绘学概论》,被誉为“最奢侈基础课”之一。

“老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培养出优秀人才,此奖项是对我为人师表的肯定。”该校副校长舒红兵院士获《自然》杰出导师奖时说。舒红兵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因教法新颖且善于启蒙新生,是青年教师的偶像。

当“stay in a live”的音乐响起,学生会心一笑:原来这就是李涛所说的“心肺复苏歌”,乐曲中鼓点的节奏即对成年人做心脏按压的节奏,每分钟110次。因授课方法有趣,青年教师李涛的课堂十分有名。

为鼓励更多像李涛这样的青年教师扎根讲台、眷恋讲台,武大采取激励政策,比如:公共基础课的课酬标准普遍上涨30%;进一步加大教学业绩奖励覆盖面和额度;增加教学工作考核在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权重等。

推广“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及翻转课堂,加强MOOC、SPOC和混合式课程建设……新技术在教法上的运用,也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课堂风潮。(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