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刘水静)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5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请了三位教师做示范教学展示。
思想政治教育系熊建生教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意蕴”主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结构、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要求等三个角度展开了生动讲授。他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实践和实现真善美,就要做到“四个结合”,即政治的高度与思想的深度相结合、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相结合、以真理服人与以真情感人相结合、思想的严谨与表达的生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孙康副教授的示范教学主题是“风雨如晦年代的抗争与探索”。他首先讲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然后着重剖析了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亡主张与救亡实践。他从纵深的历史维度、宽阔的世界视野,阐述了洋务派自强运动的先导、过程、结局。同时,他还深刻评析了当前学界关于洋务运动研究的多种观点,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龚玉敏副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导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为例,围绕“以跟进型问题开启‘马原’学习之旅”主题而讲授。内容包括:一是“说教材”,清晰展示了本节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难点、计划课时等。二是“说教法”,主张要在教学内容上给出清晰的思维导图,在表达形式上注重语言的适度生活化,在课堂讲授中采取互动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方法。三是“说教学程序”,精心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走近马克思主义,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宋俭教授做了深度点评。他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一项顶天立地的职业,所谓“顶天”,意指老师们的教学内容是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所谓“立地”,意指老师们要把这些内容转化为学生们易懂、乐见的语言,从而有效传递给学生。他分享了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点体会:做一名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是要具有“三项能力”,即学术阐释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和思想穿透能力;二是要做到“三个符合”,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符合逻辑、符合常识、符合事实;三是要做到“胸中有剑、手中无剑”,即是要在授课前对教育内容非常熟悉、了然于胸,在授课中不着痕迹地把重大结论、重大观点传递给学生。
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和集体大备课为契机,通过制度创新、学科领航、名师示范、教学竞赛、交流研讨等多种途径,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