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周俊、徐伟
为减少因新冠疫情而延期开学对本科生学业造成的影响,学校要求停课不停学,2月17日起对全体本科生进行网络教学。于是,老师们化身“网络主播”,“摸索”在各大软件平台上,如慕课、学习通、腾讯会议等等。我经过近一周的摸索,终于将自己培养成了“主播”,出现在2月18日的网络课堂上。
直播上课与现场上课不同,该如何应对呢?本学期我主讲2017级城乡规划专业的《城市空间分析技术》、2019级建筑类《建筑设计基础》两门课程,1门为理论课程,1门为设计课程。为顺利完成第一周的教学,我前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对网络直播教学略有心得,现与大家分享如下:
首先,选择适合课程的软件平台,并熟练操作。
在选择网络课程的操作平台时,就要考虑理论教授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设计课的特点。综合考虑网络稳定性、操作的便捷性、界面的友好性以及交流的无障碍性之后,我选择以“腾讯会议”平台作为网络课堂的“主战场”,与此同时,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进行课件、相关资料的上传,并与同学们进行课上、课后的交流。
在确定好上课平台后,就需要立即熟悉软件的操作,得益于本科生院提供的“腾讯会议”操作手册以及学院同事们提供的经验,我快速掌握了软件的操作。为了保证上课质量,我提前5天与少数不同地方的同学进行了网络连接尝试,既加强了对软件的实际操作,同时也检验了电脑及设备的可用性。
其次,布置教学环境,认真准备课件,加强师生交流。
网络直播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学环境的不同。上课时,老师面对的是电脑屏幕,而不是学生。习惯了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多数会觉得,只面对电脑屏幕和PPT课件讲课,很难快速地找到讲课的感觉,颇有一种“无话可说”的状态。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我在上课前进行了课件的多次演练,以便上课时能够更加从容。相信,老师们都会发现,网络上课因为缺乏面对面,往往容易使得课堂缺乏“生机”,因此需要老师们在线上与学生多互动,预留足够的交流、碰撞的时间,尤其是设计课上。
最后,针对疫情做设计,充分激发学生们的社会担当。
我所带的2019级学生是大类招生的“建筑类”学生,应该说,他们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按照原来的教学计划,是安排学生进行校园内小体量建筑的设计。为了让学生们敏锐地抓住“大事件”对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我们课程组的老师们经过商量,决定以“事件与空间——‘新冠肺炎’社区隔离空间设计”为本学期的设计主题,引导学生们畅想“假如每个居住的社区(小区)都有临时的隔离空间,那么会怎样”?
在此背景下,引发学生们对于疫情的关注、对于隔离空间的设计、对于患者心理的关注、对于建筑形态的创意、对于交通流线的安排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既考虑建筑的“形态美”,又顾及“功能全”,还要求“真安全”,从而真正“以人为本”地为患者服务。且考虑到社区(小区)内建筑的“平灾结合”,我们还引导学生们将该建筑设计为多功能、多用途的形式,要求既能保证疫情的隔离需求,又能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的活动需诉求。在这个设计任务中,我们还希望学生们无论以后是选择规划专业还是建筑专业,都能在类似疫情这样的“城市重大事件”中保持有专业的敏感性,面对真实的空间需求,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尽可能地化为实际的设计,真正体现当代大学生们的社会担当。
(编辑:周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