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胡珊
大疫当前显大爱,平凡事迹暖人心。有这样一群老同志,虽身处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武汉,但心系抗“疫”工作,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克服重重困难,发挥优势、各施所能,用实际行动助力抗“疫”。他们就是武汉大学的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们。
志愿服务,真情守望相助
离退休老同志们高度关注抗疫形势,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指示和要求,虽不能战斗在一线,但他们勇于担当,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面对艰巨的疫情防控任务,作为老党员、老书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责无旁贷。”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退休党支部书记胡玖芝协助学校和社区积极联系老同志,摸清全院离退休教职工人员流动情况,详细记录老同志的健康状况,做好老同志的体温筛查、网格管理、防疫宣传等工作。
得知住在校外的老同志急需药品,胡玖芝帮忙多方联系、协调,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跑校医院帮忙挂号拿药,解燃眉之急。老同志感慨:“有胡玖芝在身边,是我们的福气!”
胡玖芝给校外老同志送药送粮
疫情期间,基础医学院老协会长尹作金突然接到老伴的癌症病情诊断书。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尹作金挑起重担,一边安排老伴手术,术前术后精心护理,一边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热情服务,为老同志们排忧解难。
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食品和生活用品不够,他第一时间联系送货上门。有老同志断药,他迅速协调校医院门诊送药到病人手中。居住国外、省外、市外的老同志,常常收到他的电话或微信问候。募捐时,他慷慨解囊。此外,他还带领离退休党总支成立“疫情防控突击队”,时刻待命,听从召唤,做好抗疫的后备支援和志愿服务工作。
后勤保障部文理学部老协负责人朱丽华主动负责后勤保障部文理学部82位退休职工的数据采集上报工作。已经70多岁的朱丽华由于患严重眼疾、肺病、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身体不太好,2月26日还出现了发烧症状。就诊排除新冠肺炎后,她严格遵医嘱服药并居家隔离,坚持与离退休职工每日电话联系,从未中断。
“这是一场与病魔抗衡的生死战争,我每天都为感染患者的病痛而担忧,更被一线医务人员英勇抢救病人的事迹所感动。为疫情防控做点志愿服务,是举手之劳,是义务,更是责任。”朱丽华如是说。
抗击新冠疫情,各离退休党支部委员、协会成员、老年大学班长积极响应号召,积极群防群控,凝心聚力、守望相助,共同抗击疫情。
智力抗疫,贡献珞珈智慧
疫情爆发以来,离退休老教授、老专家们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深入开展调研,参与攻关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81岁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两院院士李德仁,从航天遥感视角持续观测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进展,见证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回应公众对疫情防控工作进展的关切。同时,李德仁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进行公益直播,讲授“让未来城市更智慧”课程。3月2日的WGDC2020公益直播,18万人同时在线上课,巨大的流量一度使得直播平台卡顿。
李德仁上公益直播课
疫情期间,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冯天瑜抱恙在身,仍捉笔建言。他从古今中外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建设的广阔视野出发,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了极富建设性的思路。他以《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为题,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关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公共卫生防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上升到国家乃至全球战略层面。”
疫情初期,75岁的陆君安教授和自己的学生合作,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研究团队,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解读新冠肺炎发展趋势;就河南省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持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文章为大众科普新冠肺炎疫情知识,同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被广泛关注。
武汉封城以来,武汉开发区妇联联合湖北省婚姻家庭研究会,组织20余位专家组建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全国家庭教育专家组专家、湖北省家庭教育报告团团长周运清教授作为首批咨询师之一,常常凌晨一两点还接到来电求助。他指出,“家庭是最小防疫站和最大隔离区,健康的心态和情绪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
校老协会长孙庆桥先后6次通过国家智库向中央建言献策,围绕精准防控、社会治理、宣传舆论、人员的选拔任用、疫情时期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20余条有建设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或意见。76岁的伍新木老教授根据自己研究的大健康经济学成果,立足于“疫病”预防防控相关问题,向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咨询和建议,包括:《世界大健康发展研究》、《抗疫经验与教训》、工信部电动车产业发展策略和抗疫建议、仙桃抗疫产业基地建设建议等,为科学预防和有效推进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建议。
疫情期间,伍新木在家笔耕不辍
爱心捐赠,支援抗疫一线
疫情无情人有情。来势汹汹的疫情,牵动着武汉大学每一名老同志的心。许多老同志平时生活非常节俭,但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多次捐款,数额巨大;还有许多老同志不会在网上进行转账操作,无法进行线上捐款,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直到通过子女、社工和志愿者完成捐赠意愿后,才放下心。
机关与直属单位一区离休第一党支部书记黄德华说,“离休不离党,离休不离志。我们支部党员平均年龄近90岁,年事虽高,但每一位老党员都满怀着爱党之心、爱国之情和感恩之德。虽不能奔赴一线,但为抗疫前线的白衣天使和负重逆行的志愿者们送去一杯水、一顿饭,也是我们的一片心!”
一笔笔捐款表达了离退休老同志对党和国家的深深热爱,凝聚了老同志关心和爱心。
笔墨抗疫,积极传播正能量
离退休教职工发挥特长优势,通过笔墨丹青,用诗词、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了一件件战“疫”作品。
武汉大学药学院退休教授徐昌荣从电视上看到大批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创作诗词作品《采桑子·众志除新冠》:“烟愁雾霭风兼雨,已是春光。洗净春光,巷陌清清闭户窗。逆行勇士来荆楚,碧玉儿郎。铁骨儿郎,邃密群科拯国殇。”献给抗疫一线的逆行勇士,祝愿早日攻克难关。
信息管理学院退休教师周宁创作诗词《火神山雷神山传奇》称赞中国创造的奇迹。水利水电学院退休老教授黎沛虹书法作品“肩担道义战瘟神”,行云流水、大气磅礴。测绘学院退休教师李建中的水墨画“红梅花开春来早,翠竹挺立病瘟归”,传递了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决心。
82岁的赵芳朝老人被奋战在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深深感动,连夜用泡沫、海棉纸、彩纱、棉线等材料做了礼花、玩偶、福袋等许多精美的手工艺品,献给的医护人员,祝愿祖国早日战胜疫情。
武汉大学老年大学也积极行动,用心创作,致敬抗疫斗争最前线的逆行者,增添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正能量。
截至目前,武汉大学离退休老同志共创作各类作品600余件,采用了诗词、书画、摄影、手工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一首首诗词、一幅幅书画、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手工作品,凝聚着老同志们对中央决策部署的积极拥护,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强力支持,对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崇高敬意,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祝福和对共克疫情的必胜信念。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