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校园  /  正文

文明校园

系列举措助推“00后”学子成长成才

更新时间 : 2018-08-27    来源:     点击次数:

通讯员:徐国章、白玉

8月23日,珞珈山迎来2018级新主人,“00后”萌新进校园,开启武大生活,学校采取了系列举措助推新生成长成才。

稳步推行按院系招生,培养复合人才

8月23日,2018级本科新生报到。据统计,武汉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共录取普通本科生7226人,来自35个民族,平均年龄18岁,“00后”占3/4;男女比例约为1.32:1。

2018年武汉大学“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施行按学院为招生单位进行招生,志愿满足率达近年新高,全校专业平均满足率为91.82%,第一志愿满足率较去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志愿报考率较去年保持稳定,其中弘毅学堂的两个专业金融学类、工科试验班的报考率分别位于第一、第二。

2018级新生将接受重构并升级了的“通识课程”教育,此前为帮助新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武汉大学还将《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的教材寄送到新生手中,供每名新生在报到前阅读学习。

自助报到,让入学更加方便快捷

学校今年进一步升级了数字迎新系统,新生自助报到更加便捷,现场报到手续极简,新生不用排队就可快捷方便地完成所有报到注册手续,截至下午6点,新生报到率已达98%,未到学生也经电话联系进行了确认与安排。数字信息化迎新带来的另一个好处便是信息精准、供需匹配,根据新生前期在系统中填写的信息,学校按照新生来校时间分布安排班车接车密度,为身高超过一米九、身体残疾等新生安排了特殊床位、特殊房间,为学生的学习最大程度地解决生活难题。学生工作部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与流程再造,本次迎新简化了程序、提升了质量,一天时间顺利完成了往年两天的迎新工作,新生与家长的体验也非常好”。

精细服务,让萌新感知武大温度

为了给新生提供更精细的服务,学校今年分设4个校区现场报到点,新生按院系就近报到,在机场、火车站都设置了接站点,并安排志愿者在地铁线路站点、校园岔路口等进行导引,确保新生顺利到达相应报到点。来自各院系的师兄师姐,不惜牺牲暑假休息时间,提前返校,积极担当迎新志愿者,冒着酷暑,搬行李、做引导、分享大学学习和生活经验,为新生树立了良好榜样。来自武汉一中“轮椅学霸”的张济凡,被武大录取后得到学校的热情接待和帮助,感激地说“非常满意,我感觉很温馨,我会在大学继续努力学习。”

各院系将报到注册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契机,在迎新点结合专业特色创新推出各种文化创意产品,“新生第一天”、“新生第一照”等活动既让新生觉得新奇,又更好地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特色与特点。不少院系在迎新当天还举办了新生家长见面会,向家长发出“家校协同、合力育才”的诚挚邀请。

学校一如既往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入学“绿色通道”,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报到当天314名新生经办理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学校还向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87名新生发放特别资助5.62万元,“微爱珞珈”基金为300余名新生报销车费11.46万元。

教育前置,用“一年级计划”助推新生入学成长

今年是学校“学生为本”年,为了进一步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学生工作部重点推出了“新生一年级计划”,面向2018级本科生启动实施。学校建立了迎新服务网、官方微信企业号两个迎新及入学教育平台,每天发布“新生手册”主题推送,新生从拿到录取通知书起便能了解到在武大学习生活所需的“各类资讯,还能自主深入地学习校史校情、校纪校规、大学学习方式方法及心理调整等方面的知识。

平台还设计了“小试牛刀”测试功能,新生可以测试自己为大学生活准备了多少,共有3000余名新生通过实名认证后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大多数新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习,其中有111名新生答对了全部题目,这届新生显然是“有备而来”。

今年新生军训时间早、上课早,各院系也制定了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活动,较往年呈现出“介入早”“协同强”“持续长”的特点,“一年级计划”将积极助推学生成长成才,在最美大学成就“最美人生”。

实行“三学期”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为加大拔尖创新人才以及复合交叉人才培养,从2018级新生起,学校实行“三学期”制,即压缩长学期,增设一个短学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也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行“三学期”制,可以有效弥补传统两学期制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交叉人才方面的不足。实行三学期制后,学生一般可以在6月25日前结束春季学期,顺利地与海外(境外)大学的学期安排衔接,方便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

此外,在第三学期,还可以引进海外高水平师资为学生开设高水平国际化课程,一方面学校可以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更多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学生在校园中汲取到国际学术营养。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