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教师思政工作调研系列•笔谈 【以德施教】感动,传递正能量

更新时间 : 2017-11-15    来源:     点击次数:

作者:熊世熙

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教师,从事医疗和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在和师生的交往过程中,身边总有一些人和事感动着我、启迪着我、激励着我。我认为,感动是最为有效的教育人、引导人的方式,就像用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用一个心灵唤醒另外一个心灵。

我的这条感动链,源自曾获“感动中国”人物的桂希恩教授。2004年,“感动中国”组委会颁奖词如是说:“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汇聚,直到更多的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博大的爱。”

在我还是一个年轻医生的时候,有幸跟着桂希恩学习一段时间。那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桂希恩与美国合作一个出血热治疗的课题。当他得知研制的新药要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种药在美国使用过吗?”别人回答说“没有。”他立即毫不犹豫地说,“美国没试过,我们也不试。”

桂希恩一生从不追求荣誉与个人得失,装在他心里的始终是人民。这件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他的这种情怀,也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做一个像他一般为人、为医、为师的人。

2011年,我和几位老师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当时在选拔队员的时候,两个学生争夺最后一个参赛的名额,其中一个同学是名副其实的学霸,理论功底扎实。另一个同学来自新疆,实践和操作能力强。最终我们选择了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阿迪拉.苏力里,因为这样的机会对于她来说,更为难得。

阿迪拉没有辜负我们信任和决定,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日常训练异常刻苦,最后获得了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二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还专门发文表彰她。

回到新疆,阿迪拉总是劝新疆的同学朋友们团结友爱、努力工作,“民族大团结才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听了之后我很感动,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团结一条心,才能把国家建设好。我们把感动传递给阿迪拉,她也将这份感动传递到了新疆的千万家。在我校读完研究生后,阿迪拉选择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为家乡人民做贡献。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家医院:在索马里,由中国政府帮助援建成立的巴纳迪尔医院。当时房间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呼吸机。就是在这么简陋的环境下,基本每个科室都能看到中国医生的影子。

而现在,在这所医院里,具有中国教育背景的索马里医生共十余名。他们中的一些人是曾在中国留学的医生,另一些是曾在中国留学的索马里学生,需要在巴纳迪尔医院实习一年。

在医院里,身着印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字样的白大褂的阿卜杜拉很抢镜。他告诉记者,2011年他来武汉大学留学,后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习,现在正在巴纳迪尔医院实习。他说,在中国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回到自己祖国后希望能用自己所学更好地服务同胞。

我们将这份感动传递给他们,而他们则将这份感动传递到索马里那些需要帮助的妇女儿童们,传递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从身边人身上汲取力量和感动,然后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再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这份感动和温情萦绕心间,让世界更和谐、更美好!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