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校长追寻武大西迁精神之旅

更新时间 : 2012-07-23    来源:     点击次数:

夏日炎炎。7月9日,为了追寻武汉大学西迁的精神,作为一校之长的李晓红,带领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行十余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乐山,踏上了难忘的精神之旅。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明年就是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的日子。百余年来,武汉大学自当积淀了具有恒久与深厚意蕴的精神财富与价值追求,这些正是需要我们不断追寻、体悟、典藏和光大的文化资源,是激励武汉大学在新时期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而1938-1946年,武汉大学在四川乐山艰苦办学八年,这是武大师生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八年,是弘扬学术、科学报国的八年,也是最能体现武汉大学精神的八年。

天气还有些闷热,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衫。李晓红一行抵达乐山,顾不上休息,便直接去了设在乐山师院图书馆里的“武汉大学乐山纪念堂”。多年来,乐山师院专门拿出场所和经费,与武汉大学乐山校友会的校友一起,不遗余力,克服许多困难,最终使武汉大学西迁的宝贵史料得以珍藏。

看到学校西迁途中,数次遭到敌机的轰炸,人员物质均有损失,师生克服困难,保证在新学期到来之际按时开学,大家感触良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现在只有把学校建设和发展得更好,才对得起先贤创建的基业。

乐山时期,物质匮乏,师生贫病交加,即便如此,大家仍然一心向学,孜孜不倦。一行人仔细翻看了俞大光院士、刘诗白教授当年工工整整的学习笔记,武汉大学师生严谨治学的学风校风跃然闪现,这也是武汉大学师生自强不息、克难奋进、励精图治、明诚弘毅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老校长王星拱、周鲠生的画像前,李晓红伫立良久。此前,他也分别在湖南参观了李达故居,在咸宁博物馆了解了王星拱的生平。如何当一名让大家满意的校长,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现任武汉大学校长,他再一次感受到身上肩负的重任。

乐山人民医院是原武大理学部所在地。该院的院长闻讯专门找到校长,递上了一份多年来他收集和保存的资料,里面记载着武大师生在乐山期间通过科学研究,帮助乐山人民治疗一种地方病——疤病的过程。李晓红高兴地握着这位院长的手说,你的这些资料不仅珍贵,也证明了武大师生一直就是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为己任的,我代表学校师生感谢你!希望我们的医学学科也能对口支持你们,我们要把这段美好佳话传承下去。

离开纪念堂的时候,李晓红欣然在留言簿上题词:八年沧桑,铸就校魂。这是他发自内心的体悟。

当时武汉大学工学院的主体就坐落在现今乐山师范学院的校园里,有矿冶楼、松柏楼、梅庄、三育学校等办学遗址。现在乐山师院的校园里还有自强楼、弘毅楼等,俨然还是武汉大学在乐山的影子。正因为这种历史渊源,近些年来,尤其是武大开展系列活动纪念西迁70周年以来,武汉大学与乐山师院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人员交往日益频繁。校长此行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与乐山师院领导共同签署《武汉大学对口支援乐山师范学院协议》,这也是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在四川省对口支援的第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签字仪式上,李晓红即兴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们此行就是带着感谢、感恩和责任来的。看到乐山师范学院对武汉大学乐山8年所保存的资料这么详实、完好、齐全时,很是感动和感概,这说明乐山师院没有忘记武汉大学在这里8年的奋斗历史。他表示一定会把两校之间的历史渊源延续下去,把对口支援工作做好、做实。

典藏记忆,光大精神。学校最近郑重决定,在现在的乐山师范学院校园里建设“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并将此项工作列入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协议签字仪式后,李晓红和学校代表团全体成员一起共同挥锹,为西迁纪念碑培土奠基。李晓红还热情地对在场学生说,欢迎同学们报考武汉大学的研究生!一句话引起了一阵轰动,这是武大校长之邀,更像自家人的交流,把大家的心拉得更近了。

努力崇明德,英隽与翱翔。带着泥土,带着记忆,当天,李晓红率学校代表团一行从乐山出发,又奔赴下一个工作目的地。依旧风尘仆仆,却增添了一份精神的力量。

参观武汉大学乐山纪念堂

在老校长画像前伫立

为西迁纪念碑培土奠基

(通讯员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