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周绍东)6月1日至2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校举行。该活动是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于今年主办的第五场研讨活动。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高校工委书记王艳玲,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泰岩,副校长周叶中出席开幕式。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闭幕式。
开幕式上,王艳玲指出,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她要求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带着坚定的信仰信念、强烈的使命担当,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及宣传。
黄泰岩说,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经过几代学人的接续努力,学校已经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重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入选教育部“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武汉大学将遵循“人才强校,崇尚学术”的理念,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传播与研究,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做出更大贡献。
在主题报告阶段,徐光春,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田心铭,武汉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常务副主编梅荣政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徐光春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在中国取得伟大胜利,其基本经验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有一批杰出的领导人。新时代要取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就需要从新时代的实际出发,很好地坚持这五条基本经验。
顾海良认为,回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之路,成功地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为而且还将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努力奋斗。
1日下午,在大会发言阶段,十余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了主题演讲。2日上午,在三场分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编纂与研究等主题展开分组讨论。
在2日上午的闭幕式上,沈壮海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武汉大学具有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目前也正在从多个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教育者,要积极主动地做马克思主义知识扎实的掌握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和方法的自觉运用者、马克思主义精神和情怀的弘扬践行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格的传播者。
会议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联合举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分中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联合承办。自2018年4月发布征文启事以来,会议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余篇学术论文,经评审,遴选了72篇论文作者参加研讨。
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社科联、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委讲师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知名专家学者、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入选论文作者、《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作者代表、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各分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湖北省各分中心、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师生共2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摄影:金鑫、陆星霖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