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之中,核心价值观是最深沉、最本质的东西,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与方向。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弘扬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民族复兴之路需要思想文化的指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人类的社会活动不是盲目的自然演化进程,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自主自觉的活动。在百舸争流、暗潮汹涌的发展航道上,我们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做出恰当的抉择,这种抉择离不开高度的精神自觉和正确的理论指导,而精神自觉和理论指导的关键就是合理且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预设。中国人民之所以在布满荆棘和陷阱的经济全球化的竞赛中,能够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就在于我们有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指引,就在于我们有不断升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就在于我们有建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崭新的现代中国文化。
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民族复兴的征途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涌流,更是民族精神的振兴和文化价值观境界的跃升。一方面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创造必要支撑条件,保障精神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价值规范,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民族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物质力量的保障,而且也需要精神力量的引领和支撑。我们既要让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林立在神州大地,也要让高昂的民族精神屹立在人民的心中。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越走越顺畅。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抓好理想信念建设。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之钙,也是民族精神的魂魄。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就如同行尸走肉或僵尸;而没有先进核心价值观的民族,就不可能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不断发展进步,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这就需要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与此同时,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起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诚信敬业的浓厚氛围。
二、社会发展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驱动力在于生产力的提高,而人类自由自觉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性活动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是什么激发了人们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性活动?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性活动要靠文化的创新氛围和活力激发,要靠作为文化引导力和驱动力的先进价值观激励。价值观是人类理想中想象的视界,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欲望。为了实现理想,人们必须摆脱现有条件的限制以及认识水平和知识形态的束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描绘更加美丽的蓝图,构建更加完美的世界。有了价值观理想,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就有了实现目标的愿望,就会产生变革现实、创造未来的力量。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都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都伴随着新价值观的历史性崛起。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为代表的人文巨匠伴随着个性自由的价值观而崛起;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以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理念而闻名于世,从而把18世纪变成了恩格斯所说的“法国的世纪”;美国的独立战争,则打出了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帜,将美国推向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巅峰。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科学社会主义,当然也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的公平正义的社会。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精义之所在。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自己明晰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可见,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使人们义无反顾奋勇向前,走向未来的辉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只要我们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仅可以做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而且还会获得持续的价值引导和精神激励,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
三、国家认同需要共同理想的引导: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过去,人们在打夯时需要有统一的“号子”,这样不同的人才能协同一致,人们的劲才能使在一处。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今中华民族、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号子”。
在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系中,核心价值观是最深层次的精神要素,它塑造着民族的共性,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成员之间有共性,才能形成持续稳定的“我们感”,人们之间才能有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分工和职业的分化也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就必须有一套与当下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为社会广泛接受的核心价值观。
传统社会变化发展较慢,社会的风俗习惯就成为社会共性的规范性力量。在当代,社会不仅存在群体分化,而且变化越来越快,这就更离不开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思想基础和行为规范,从而保持社会成员之间的共性。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在东部还是在西部,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只要我们具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就有了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都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教育引导作为基础性工作,区分层次、突出重点。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积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只有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才能不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滋养。必须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让美德照亮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让中国成为求真、崇德、尚美的美德国家。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四、文化软实力需要思想和价值的话语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
俗语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在信息化时代,这种观念必须转变。尤其是在国际舞台,大多数人不可能有机会考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其了解主要依靠各种媒体的描述。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掌控着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等传播手段,控制了国际话语权和议题设置权,我们往往被无端抹黑甚至被妖魔化。而今,我们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社会越来越开放了,我们已经解决了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的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失语就要挨骂的问题。在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可见,谁掌握了话语权和议题设置权,谁就掌握了判断是非的权力,这也是西方学者鼓噪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实力等硬实力提升的过程,也是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提升的过程。过去,中国综合国力有限,主动参与国际事务较少,主要是“把自己的事情搞好”。现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对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就不能不高度关切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提高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提高国家软实力,首先要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四大平台”,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提高国家软实力,还必须完善话语体系,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要重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摒弃口号式、八股式的话语方式,创新对外表达中国立场的话语,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内容通过国外受众想听的方式说出来,增强跨文化传播的亲和力。要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发展现实,提炼出适合描述中国道路、反映中国力量、体现中国价值、表达中国精神的中国话语;立足反映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提炼出能够打动“他者”心扉的人间生活话语;紧跟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步伐,适时提出具有原创性和时代特征的话语议题;对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和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凝练出能够让世界理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话语;此外,还应重视提升用外语讲述中国话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只有通过统筹各种资源,奏响交响乐、唱响大合唱,才能把传递中国价值观的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韩震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