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库专家谈:新时代文化强国怎么建——2018珞珈智库论坛观点撷英
编者按:10月21日,光明日报携手武汉大学共同主办的2018珞珈智库论坛在武汉举行。本届论坛聚焦“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来自学界、政界、智库机构、传媒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新型智库建设深入研讨,广泛交流,激荡家国情怀,释放智慧火花。本版带您走进会场,共同聆听专家学者精彩观点。
2018珞珈智库论坛会议现场 摄影:舒佩
致辞与寄语
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库力量
作者:沈壮海(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这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大力加强智库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党和国家的重要形式。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国家软实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武汉大学提出并实施“珞珈智库锻造计划”,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自觉服务国家战略,构建“服务国家战略、对接部委需求、融入地方发展”的珞珈智库建设方略,形成“珞珈智库”立足湖北、聚焦中国、放眼世界的鲜明品牌特质,为新时代文化建设贡献智库力量。
探寻新时代文化强国新路径
作者:陆先高(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伟大实践,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蓄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盈的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个发展中大国所应有的文化自信清晰彰显。在通向文化强国的道路上,大量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大量的战略问题需要科学筹划,大量的应用实践问题需要提供真招实策。智库要深入研究文化强国的理念内涵、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等宏观问题,大处着眼、统观全局,为文化建设领域具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战略推演、学术支撑;要精细研究文化强国的建设路径、操作方法、难点痛点等具体问题,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并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超前研判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最新态势与前沿问题,对接“互联网+”战略,实施“文化+”行动,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信息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要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身体力行,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交往和公共外交能力,借助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共建平台等方式,让中华文化的魅力无远弗届、深入人心。
光明日报将一如既往地发挥优势、担当职责,与各界学者共建新型智库共同体、抒写中国智库家国情。
火热实践赋予社会主义文化更强生命力
作者:喻立平(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都离不开文化的强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必须面对和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始终保持着开放品格,在世界文明中保持定力。我们相信,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中,中华文化有着足够的胸怀和智慧,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汲取养分,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必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守护中华文化的根和魂;同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要关注和回应时代,更好地用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诠释时代发展,更好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去,在实践中推进文化强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
(光明日报记者王斯敏、张胜 通讯员金绍农整理)
圆桌对话
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主持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傅才武
嘉 宾: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 韩永进
国家文物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曙光
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祁述裕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杨 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振兴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的乡村建设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在以“文化发展与文化政策”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如何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个议题展开探讨。
傅才武: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如何切实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韩永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乡村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当前,中国农民生活大幅改善,“富了口袋”之后,需要“富脑袋”。要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接下来要在具体落实中有序推进,把理念变成规划,把规划落实到项目。
刘曙光: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值得重视。当前乡村的“空心化”问题比较严重,一些乡村积极打造旅游胜地,却在整体上失去了传统村落的形态和内容。这些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和主动应对。
祁述裕: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振兴乡村文化的进程中,要充分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创造力。要重视农民的创造精神,政府要营造乡村文化振兴的良好氛围,积极搭建平台,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杨 华:要重视提升农民素质,加强对乡村道德、乡村礼仪、乡村秩序的重建。这是个渐进的长期过程。唤醒农民内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相关学者和业界专家要主动开展研究,身体力行,对农民特别是青年群体进行教育和引导,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傅才武:如何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韩永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切实推动文化建设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刘曙光:从文化遗产数量上来说,我国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但是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有待提高。要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全球视野的相关战略,通过政策保障,切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
祁述裕:对待文化遗产,既要保护,也要切实让其发挥应有作用。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开发更多的文创产品,当前还面临很多体制机制障碍,接下来要重点突破解决。
杨 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难。我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但是我们从观念层面、市场层面、产业层面没有将其转变为社会发展的资源。应提高认识,制定相关政策,让政府、企业等多主体都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事业。
(光明日报通讯员王晓静、金绍农整理)
展示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文化特质
主持人: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单 波
嘉 宾: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 程曼丽
澎湃新闻网常务副总编辑 李 嵘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主任 于运全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 王 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形象的展现与传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永远在路上、在实践中的行动,这种行动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在以“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中,专家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单 波: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何推进文化传播,更好地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
程曼丽: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巴基斯坦当地舆情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中发现,当地十分重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利益问题,比如偿还投资债务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压力,工程中标企业中当地企业的占比多少,工程路线选择与当地家族利益的矛盾等等。以此为例,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不同国家所关心的问题都应该成为我们在国际传播中高度重视的问题。树立国家形象、进行国际文化传播,需要政府、智库、高校、媒体等形成合力,整合资源。要改善国际传播中“他强我弱”的现状,首先要立足互联网技术高度普及和发展的时代现实,进行国际传播能力的共建,政府、主流媒体乃至企业都应该是共建的主体。企业员工及出国旅游的游客的言谈举止都代表着国家形象,由此,国际传播能力的共建也包含着公民素养的建设。
李 嵘:当前世界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澎湃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叙事风格的传播道路,通过对一个个普通人的报道,让外国更加了解中国。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澎湃能在对外传播中取得不错的效果,首先是将受众国家熟悉的语言、视角与我们对自己国家的了解和认识结合起来,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其次是与读者积极互动,通过互动对新闻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最后是利用短视频等方式突破语言限制,为用户提供一个观察中国的最佳角度。
于运全:近年来中国国际形象稳中有升,东方大国、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已经鲜明确立。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不是空中楼阁,必须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国家建设的高品质、国民的高素质才能带来国家形象的高颜值。“一带一路”建设5年来,我国扎实推进国际合作倡议,随着项目的落实和沿线国家人民获得切实利益,中国理念的影响力也随之在沿线国家得到实际提升。每个人、每家企业、每件产品都是国家形象的一块“拼图”,只有打磨好每一块“拼图”,才能建构真实友好的国家形象。
王 战:文化和国际形象的传播都离不开文化本源。国家形象是由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文化的认知和外国人对这一国家文化的认知叠加形成的。判断一种文化是好是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主观的,一种是客观的。主观的判断是感性的、直观的,认为不符合自己文化、不符合自己习俗的东西都是错的,这就使得主观的判断或者是有偏差的,或者是非理性的。只有把个案通过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经由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才是理性、客观的。国家之间形象的感知,尤其需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关于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是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使我们愿意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进而学习并掌握对方的文化。
(光明日报记者底亚星整理)
主旨演讲
用理论照亮现实 照亮精神世界
作者: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谈三点想法:学术使命问题;学者担当问题;学术传播问题。
学术使命问题。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性进展。对人类来说,最为艰巨和重大的理论问题莫过于发现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于今天的文化强国建设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重构人的精神家园。学术研究应该用理论照亮现实,照亮人的精神世界。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为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赋予坚实的理论支撑,才能对人类文明的形态变革提供规律性的道路指引。
学者担当问题。学者是人格化的学术。中国的学者要着力解决自身缺乏理论洞察力、概括力、思想力的问题。为此,学者应有四个“真”字和三个积累——四个“真”字,即真诚、真实、真切、真理。真诚是学者的根基,真实是学者的研究基础,真切是学者真实的贡献,而真理是学者应有的追求。三个积累,分别是文献积累、思想积累、生活积累。
学术传播问题。对此我有五点想法:一是打造经典。只有打造出学术的经典,才能让世界看到学术中的中国。二是开展批评。今天的学术批评存在一些不正常现象,没有正常的学术批评就不会有学术的繁荣。三是推广普及。在整个人类文明的传播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是教科书,应当特别强化教科书的编写。四是强化外译。通过学术著作外译来增强文化自信,真正让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五是形成学派。只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学派,才能够引领和规范中国的学术研究。
智库生命力根植于深入持续的社会调查
作者:冯天瑜(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智库建设的价值,在于能够为国家发展起到建言作用。要想真正发挥这一作用,必须进行深入、客观、长期、系统的社会调查。
日本从平安时代开始对中国进行深度细致的社会调查,这种调查的目的,前期是为了学习中国,后期则是为侵略中国做准备。他们对中国进行社会调查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对今天的智库建设有着重要启迪,其所积累的丰富的、系统的调查资料也对我国现在研究晚清民国有一定意义。
当时日本对中国进行的社会调查遍及整个中国,对很多领域都进行了透彻的调查,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警示:日本出于侵略目的,通过详细调查对中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而彼时的中国对日本还是知之甚略。这是一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等,从一个角度解释了彼时中国在战争中失利的原因。
这也为我们怎样做社会调查提供了启迪。首先,调查研究必须要有系统性,要进行长时间研究,不能几个人草草地走过场了事;其次,调查研究要精细、要突出专业性,要覆盖每一个相关领域,积累丰富的资料。再次,要认真对待调查研究的结果——调研报告。
调查研究有两大敌人:一是过于强烈的主观诉求,这很容易湮没甚至歪曲客观事实;二是唯上、唯书而不唯实,从揣摩决策层意思出发或从现成结论出发去收集材料,这样必将导致调查走入歧途。
坚持政策导向 促进文艺繁荣
作者:仲呈祥(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院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与建设,并就文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多次作出指示。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他还提出,为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做到两个结合,“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不能迷失了方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文艺来不得半点闪失,因为文艺脱离了人民就会失去生命力。
总书记多次阐述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问题。优秀作品应该是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统一。当两个效益不统一的时候,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经济效益应服从社会效益。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因此,经济只能富国,文化才能强国。只有坚持政策导向,才能促进文艺繁荣。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省
作者:雷文洁(湖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夯实文化强省的根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文化强省的使命担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道路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文化强省建设的前进方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荆楚文化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坚定建设文化强省的信心和决心。
奋力推进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是省委省政府立足于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省作出的战略部署。在此进程中,要坚持把打造文艺精品作为中心环节,推动艺术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坚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遗产由“活起来”向“火起来”转变;坚持把提质增效作为工作主线,推动文化产业由“小散弱”向“强特优”转型;坚持把传播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推动文化交流由“走出去”向“走进去”拓展。
平静的坚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
作者:刘醒龙(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我曾去鄂西秭归县拜访当地的骚坛诗社。有600年历史的骚坛诗社,生生不息,从未间断。诗社成员全部是当地农民,他们一代接一代地写了上万首诗词。这些普通人,用写在房前屋后的诗词、留在田边地头的吟唱,表达了普通人的努力和坚持,造就了潜藏在人民中间的中国精神。正是这种平静的坚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绵不断地延续下来。
小时候,常听家中老人将“贤良方正”四个字当成形容词。老人其实是在陈述一种文化,是在指引一条让人活得更好的正脉。对每个人来说,中华文化就是以故乡为代表的源远流长,是那些与毫不起眼的平静生活融为一体,不用心思索就有可能忽略的日常品质。
铸魂育人 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
作者:骆郁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以文化人,以文化人的核心是铸魂育人。
在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实施中,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突出铸魂育人的核心战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构建铸魂育人的长效机制,适应新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及其实际特点,构建需求导向、分众传播、主动适应、协同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机制;拓展铸魂育人的途径方法,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优化铸魂育人的环境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制度化,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光明日报记者王斯敏、曲一琳 通讯员王晓静整理)
http://news.gmw.cn/2018-10/25/content_31818972.htm
(本网编辑:吴林珂)